里印液体包装膜的工艺技术

发布时间:2012-09-27

     液体包装膜的生产工艺一般采取两种技术生产,其一是表印液体包装膜,另一种是里印液体包装膜,表印即较为简单地对包装膜表面进行印刷和油墨附着技术,如果对液体包装膜的使用要求不高或时间不长的可采取这种生产工艺,但是面对存储时间长、液体包装具有较强相容性等特性的包装内容则要采取技术要求较高的里印液体包装膜。

     里印液体包装膜的生产工艺相对于表面印刷的液体包装膜更为复杂,在生产中,既要根据内容物的特性及灌装方式选择合适的承印基材、复膜基材,又要在油墨、粘合剂的选择和使用上下功夫。

   1)承印基材、复膜基材的选用
    常见的里印液体包装膜的内容物有牛奶(充气带压灌装)、化妆品以及农药包装等。牛奶膜包装可选用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作为承印基材,用高强度的茂金属聚乙烯作复膜基材。而对于三层复合的液体包装膜可选用PET作面材,中间层选用铝箔或PET镀铅膜,因为它们的阻隔性能好。然后再复合一层热封性好、强度高的茂金属聚乙烯作为液体包装膜的里层。PET作为面材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强的韧性及优良的尺寸稳定性,所以它常作为液体包装膜的面材。对印刷PET基材做电晕处理要求表面张力达到50达因以上,复合膜中间层的PET镀铝膜应做两面电晕处理。
   另外,复合PET镀铝膜时,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下,千万不要超过60℃,因为铝粉的膨胀系数比PET的膨胀系数大20倍,若温度过高,复合时将造成铝粉脱层,所以复合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下。

     2)油墨的选择及使用
    根据液体包装膜所用面材选择合适的油墨。一般印刷BOPP可选用普通的氯化聚丙烯油墨,而PET印刷一般选用PET专用油墨。由于PET专用油墨价格普遍较高,为降低生产成本,可以选用普通的氯化聚丙烯类油墨,但必须是油墨面积较小的印刷。对于油墨面积较大印刷,一定要使用PET专用油墨,尤其是大面积铺白墨印刷所使用的白油墨一定要选用PET专用油墨。当然印刷PET时最好都选用PET专用油墨,因为套色印刷时同一类型的油墨亲和性好。
     在使用PET专用油墨前要认真阅读油墨使用说明书。PET专用油墨不要与氢化聚丙烯类油墨混用,建议使用油墨前将墨盒用塑料薄膜包装起来,这样,既可避免异类油墨的混用,又可减少墨盒存放油墨量。使用此类油墨印刷时一定要使用甲乙酮、甲苯,二甲苯、异丙醇的混合溶剂,根据具体印刷条件合理选用配比。一般甲乙酮的含量为≥30%。常用的溶剂配比为:甲乙酮占30%、甲苯占50%、异丙醇占20%。用剩的油墨必须单独密封存放,在下次使用时再与新配制的油墨混合使用。

     3)粘合剂的选择和使用
    粘合剂一定要采用双组分的聚氨酯粘合剂。双组分聚醚粘合剂虽然有固化快、价格低的优点,但此类粘合剂不能用于液体包装膜的生产中,必须使用聚氨酯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有多种类型,如普通水煮型,高温蒸煮型等。可根据液体包装膜的内容物特性来选择。使用时粘合剂的固含量下调为25%~40%之间。为使涂上粘合剂的薄膜上的溶剂完全挥发干净,必须注意要有足够的风量、风速和温度。提高热辊的温度则可改进薄膜的透明度和剥离强度。复合辊的温度通常要求为40℃~60℃。在不损坏薄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提高复合压力,固化反应在复合后开始。将制品送入熟化室熟化48小时~72小时(熟化温度一般为50℃~70℃),再在不低于20℃的室温下自然熟化3天~5天,方可完全固化。   注意:初步复合好的复合膜要尽可能熟化至少一天后才能进行分切制袋。三层复合膜,要在2天~3天后方可进行切割,制袋要在完全固化后进行。

     4)分切制袋
     复合产品通过熟化定型后可进行T封、三边封、H封等制袋,或直接送至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包装线上进行自动高速连续包装。

     综上所述,在生产液体包装膜时,不仅要灵活机动地根据内容物的特性控制好生产工艺中的各个环节,对于每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印刷过程中遇到的反印、糊版或在复合过程中遇到的针孔、斑点等故障,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应对方案,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材料浪费,只有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液体包装膜。